作为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标杆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建的中法工程师学院,自 2004 年签约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师为核心目标,其独特的培养模式与权威的学历认证体系备受关注。以下从办学核心要素、培养特色及报考价值等维度展开详细解读。
一、办学核心要素全梳理
中外办学者与办学资质
中方办学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工科高校,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拥有深厚的学科积淀与科研实力;外方办学者为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由巴黎、里昂、里尔、南特、马赛 5 所顶尖理工高校组成,其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学院隶属于北航,同时是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成员,2010 年通过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和欧洲工程师教育体系(EUR-ACE)认证,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的学院,并首批入选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办学层次、类别与学制
办学层次涵盖本科学历教育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用 “预科 - 工程师” 与 “本科 - 硕士” 相融合的本硕一贯制培养模式,完全学制为 6.5 年,分为两个核心阶段:前三年为预科教育阶段,实施通识化基础培养;第四学年进入工程师教育阶段,开展专业化与实践化教学。若学生在预科阶段不适应法语学习,可申请分流至北航其他学院继续深造。
招生关键信息
招生起止年份:自 2005 年 9 月正式启动招生,至今持续稳定招生,已形成成熟的招生与培养体系。
招生规模:本科阶段每年计划招生 120 人,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质量与个性化培养。
招生方式:本科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选拔录取;第四学年初,对预科阶段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合格者可通过推荐免试方式进入工程师阶段学习。
开设专业与课程体系
预科阶段无具体专业划分,重点强化法语、数理、人文等基础知识,开设数学、物理、工业科学等课程群,与法国预科学校课程体系高度衔接。工程师阶段涵盖应用物理与应用数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能源与过程工程等多个领域,学生可选择校内主要工科专业方向深造,课程内容侧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工程实践应用。教学采用中英法三语环境,后续核心课程外语讲授比例不少于 70%,第一年专门设置法语强化教育以保障后续学习效果。
颁发证书
完成本科阶段培养方案并达到要求者,可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或工程力学四个专业之一的学士学位;完成工程师阶段全部学分、企业实习及硕士论文者,可同时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与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认证的法国工程师职衔,证书均受中法两国及国际认可。
二、培养特色与办学优势
国际化育人平台
学院构建了中西双文化融合的培养环境,每年邀请法国、比利时等国的教授、企业专家授课,并与法国五所以及印度、摩洛哥中央理工大学组成 “国际学校网络”,开展师生交流与科研合作。1/3 以上学生在本科阶段可获得海外短期交流或学期级学习机会,80% 以上研究生能通过选拔赴海外学习或工业实习,国际化资源覆盖度位居同类项目前列。
实践导向的培养体系
借鉴法国通用工程师教育 “三工三实” 理念(“工程、工业、工作” 与 “实验、实践、实际”),建立 “工业科学与技术国际化创新实训基地”,并与中国商飞、法国赛峰、道达尔等 20 家全球 500 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践环节贯穿培养全过程,要求学生完成见习实习(1 个月)、工程师实习(3 个月)、毕业实习(6 个月)的 “三段式实习”,以及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企业实践项目等任务,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多元化发展路径
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历年本科生升学率达 85%,30% 以上研究生毕业后赴国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就业领域覆盖中外企业、科研单位、金融部门及政府管理机构,凭借扎实的基础功底、双语能力与国际视野,成为中法两国产业界与科研界的中坚力量。
三、报考价值与咨询渠道
该项目为有志于成为国际化工程师的学生提供了优质路径,既依托北航的工科优势,又引入法国成熟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实现了 “家门口读国际名校” 的愿景。学院奖助体系完善,可覆盖学生学习与科研需求,具体政策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
考生可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官网获取最新招生目录与培养方案,或拨打学院招生咨询电话了解详情。对于追求国际化发展与工程领域深耕的学生而言,这一项目无疑是实现职业跃升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