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解读与报考指南

钊华有课 2025-09-24 16:32:21 浏览量0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5 年 9 月 17 日,广东财经大学正式发布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涵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大类别,涉及多学科领域,明确了各专业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要求及就读校区等关键信息,为考生报考提供清晰指引。

一、招生专业整体布局

广东财经大学 2026 年硕士招生专业覆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形成 “学术学位夯实基础、专业学位对接实务” 的布局特点。

学术学位:共设 10 个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国家安全学、设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其中应用经济学(拟招 65 人)、法学(拟招 65 人)、工商管理(拟招 55 人)为招生规模较大的学科,且细分研究方向贴合社会需求,如应用经济学下设数字经济学、国家金融学,法学涵盖数字法治、人工智能法等新兴领域。

专业学位:包含 16 个专业类别,金融(110 人)、会计(105 人)、税务(90 人)、保险(70 人)等财经类专业招生人数居前,同时新增数字经济、低空技术与工程等特色专业,兼顾传统优势与新兴产业人才需求。

二、核心报考信息梳理

(一)考试科目设置

公共科目:学术学位中,经济学、管理学、理学等学科多考 “思想政治理论 + 英语(一)+ 数学(三)”;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考 “思想政治理论 + 英语(一)”(无数学);专业学位中,金融、应用统计等考 “思想政治理论 + 英语(二)+396 经济类综合能力”,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等管理类专业考 “管理类综合能力 + 英语(二)”,部分专业需加试思想政治理论(开卷)。

专业科目:学术学位专业课注重理论深度,如理论经济学考 “经济学基础”,法学考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专业学位专业课侧重实务应用,如金融硕士考 “金融学综合”,会计硕士考 “会计综合知识”。

(二)复试与校区安排

复试要求:所有专业均设复试笔试科目,如理论经济学复试考 “理论经济综合”,会计硕士考 “会计综合知识”,且部分专业有特殊要求,如设计学、戏剧与影视需考专业创作或作品分析。

就读校区:分为 “广州校区” 和 “N+1 模式”(佛山 + 广州)。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等多数专业全学段在广州校区;工商管理(佛山分院)、公共管理(佛山分院)、戏剧与影视等专业采用 “N+1” 模式,两年制硕士首年在佛山校区、次年在广州,三年制硕士前两年在佛山、第三年在广州,考生可根据通勤需求选择。

(三)特色与注意事项

新兴专业亮点:新增的数字经济(025800)、低空技术与工程(1405J1)专业,聚焦数字经济治理、低空资源管理等前沿领域,初试科目分别为 “数字经济学综合”“遥感原理与应用”,适合对新兴产业感兴趣的考生。

专项计划说明:“退役士兵专项计划” 仅面向专业学位招生,学术学位不接收;推免生名额包含在拟招生数中,全校推免生占比不超过全日制招生人数的 50%,统考名额将在推免结束后公布。

咨询与信息更新:各专业均标注所在单位及咨询电话,如金融硕士咨询电话为 020-84096012,考生可咨询专业详情;拟招生数为预计人数,教育部正式下达计划后可能调整,需关注学校研究生院后续通知。

三、报考建议

结合职业规划选专业:若计划进入金融机构,可优先选择金融、保险专业;若瞄准公职岗位,法学、公共管理专业更具优势;关注新兴产业者可考虑数字经济、低空技术与工程。

关注考试难度与竞争:招生人数较多的金融、会计专业竞争激烈,需提前夯实公共课与专业课基础;小众专业如低空技术与工程、国际中文教育(20 人)竞争相对较小,适合追求录取概率的考生。

提前确认校区与复试:选择 “N+1” 模式专业的考生,需做好跨校区就读准备;复试科目需提前备考,如设计学需准备专题设计,法学需重点复习民法、刑法案例分析。

考生可下载广东财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看完整专业目录,或拨打对应学院咨询电话获取细节,合理规划备考计划,确保报考符合自身需求与能力定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非原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图标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