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作为吉林省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重镇,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迎来结构性调整,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及考试科目等方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为建筑领域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招生规模与专业布局调整:聚焦行业需求
2026 年学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771 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计划及报考情况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上呈现 "撤旧迎新" 的鲜明特征:取消机械专业(工业设计工程方向)085500,新增设计专业 135700,同步开设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700 和工程管理 125600 专业,紧密对接智慧城市、工程安全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
初试科目调整体现工程实践导向:桥梁与隧道工程 081406、交通运输 086100(03 方向)自命题科目由《结构设计原理》改为《材料力学》,交通运输 086100(02 方向)由《路基路面工程》改为《土力学》,强化基础工程能力考核。2026 年将延续上述科目设置,其他专业后续可能优化调整。
培养模式创新:专硕双导师制破解实践难题
学校积极推动研究生分类培养,专业硕士全面推行 "双导师制",企业导师深度参与实践课程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培养环节,有效解决 "实践经验不足" 的痛点。2025 年录取的 812 名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 637 人,占比达 78.4%,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实行双轨培养:学术型强化前沿创新与跨学科能力,以高水平成果为导向;专业型立足产业难点,突出技术转化效益评价。依托吉林省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型导师等项目,构建 "理论 - 实践 - 创新"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学科实力与奖助体系:建筑特色鲜明
作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拥有 1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为 "一流 A 类学科",建筑学为 "一流 B 类学科",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为新兴交叉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形成以建筑为核心的学科集群。
奖助体系覆盖全面:国家奖学金 20000 元 / 年,学业奖学金覆盖率 50%(一等 6000 元、二等 4000 元、三等 2000 元),助学金 6000 元 / 年。设立 "三助一辅" 岗位,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确保研究生安心求学。
报考关键信息:分数线与咨询渠道
复试分数线执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A 类分数线,复试比例不低于 120%,按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考生可通过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或拨打等电话获取最新资讯。
此次招生改革彰显了学校 "以工为主、服务建设" 的办学理念,建议建筑、设计、安全工程等领域考生密切关注专业调整动态,合理规划备考策略,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