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发布了2025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标志着当地高考综合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此次改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旨在构建更公平、科学的考试招生体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考试安排方面,山西高考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6选1),是全国统考科目;“1”是从物理和历史中选1 门首选科目;“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再选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还需参加专业考试。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9 日,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命题,选考科目由山西自主命题。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全国统考科目与首选科目按原始成绩计入,再选科目以等级转换分数计入。
录取环节,招生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按首选历史、物理科目组合编制计划,艺体类统一编制。高校以“院校+专业组” 模式编制招生计划,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同组招生,特殊专业单独设组。
志愿设置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按类别分批次进行。普通类设4个批次,不同批次分别采用平行或非平行志愿投档,如普通本科提前批A段为非平行志愿,B 段为平行志愿。艺术类设4个批次,体育类设2个批次,各批次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明确。同时,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按相关规定执行。
划线办法上,普通类按首选科目组合和招生计划划定本科、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及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体育类综合考虑高考总成绩、专业成绩和招生计划,分别划定文化和专业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志愿填报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分段填报。考生需注意各类别志愿填报要求,如艺体类考生可选普通类专业,但艺体类之间不得兼报,且填报部分特殊院校专业需满足相应条件。未完成计划将征集志愿。
投档模式有非平行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种。普通类按首选科目组合分别投档,艺体类统一投档。同分考生有明确的排序规则,同时对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的考生、高考加分使用等作出规定。
为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山西从多方面提供保障。在组织领导上,明确各方职责,统筹推进改革;条件保障方面,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考点和信息系统,落实经费保障;宣传服务上,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提升咨询服务质量。
此次高考改革是山西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促进高校科学选才,推动教育公平,助力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