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的星辰大海中扬帆,在梦想的彼岸翘首以盼,2018年的考研战场可谓是硝烟弥漫、挑战重重。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一年的考研形势那叫一个“剑拔弩张”。
据数据显示,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如同汹涌的潮水般达到了238万人,相较于2017年,那可是足足增加了37万人,增幅约18.4%。而且考研形势不容乐观,报考人数增长比例几乎是招生人数增长比例的三倍。这就好比是一场激烈的“生存之战”,每一位考生都在为了那有限的名额拼尽全力。
回顾考研的发展历程,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那时候的研究生可谓是凤毛麟角。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共录取了10500多名研究生,这仿佛是在荒芜的沙漠中找到了一片绿洲,给无数学子带来了希望。1980年通过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至此,研究生教育的道路越走越宽广。1999年高校扩招后,考研人数明显增多,考研的热潮开始席卷全国。
而这一年的考研数学更是如同一只“拦路虎”,让众多考生头疼不已。数学难度的增加,给原本就紧张的考研局势又添了一把火。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面对一道道难题,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助。
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考生们该如何突出重围,顺利拿下复试这场关键战役呢?“不打无准备之仗”,考生应在初试后提前开始准备复试。复试就像是一场“综合大考验”,它包括专业课笔试、面试、英语口语和听力等多个环节。
对于复试的准备,这里有一些具体的建议送给大家。首先要进行估分,这就像是给自己的“战斗成果”做一个初步的评估,心里有底才能更好地规划下一步的行动。专业课准备也至关重要,要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复习,就像打造一座坚固的知识堡垒。英语准备同样不可忽视,良好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能让你在复试中脱颖而出。此外,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很关键,礼貌、形象和技巧一个都不能少。
而对于2019年的考生来说,此时也应开始考研基础阶复习了。有人会问:“基础阶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呢?”重点复习数学和英语是明智之选。这两门科目就像是考研这座大厦的基石,基础打得牢,未来才能更有底气。
考研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提前做好规划,积极准备,就一定能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是否已经做好了踏上考研征程的准备?又将如何应对这重重挑战呢?不妨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吧!